紫金e評︱烈士紀念日—台灣電動床工廠文具用品緬懷是為瞭仰望崇高砥礪前行

9月30日是國傢設立的烈士紀念日。今天上午10點,黨和國傢領導人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辦公文具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現場莊嚴莊重。全國各地也舉行瞭豐富多樣的紀念活動。雄壯的國歌聲在全國大地一遍遍響起,人們在無盡的哀思中紀念烈士、紀念英雄,以此來致敬英烈,仰望崇高,砥礪前行。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瞭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傢舉行紀念烈士活動。烈士紀念日定在國慶節前一天,就是為瞭讓我們永遠牢記無數先烈的犧牲奉獻。沒有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獨立,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更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烈士紀念日設立幾年來,得到瞭全國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在國際上也產生重大影響。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通過設立烈士紀念日,以此教育和警示後人,珍惜今天和平環境的來之不易,是國際通行做法。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俄羅斯將德國投降翌日5月9日,定為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國傢領導人前往紅場的無名烈士墓前敬獻花圈,進行哀悼;每年的11月11日11時,英國人佩戴紙或塑料做的小紅花,自願默哀2分鐘,紀念“烈士紀念日”;猶太歷7月27日 ,以色列設立大屠殺烈士和英雄紀念日,紀念二戰期間奮起反抗犧牲的猶太烈士,牢記歷史、悼念死難者、鼓舞猶太人民堅強生活。



緬懷是為瞭喚醒不該忘卻的記憶,紀念是為瞭更好的面向未來。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傢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由於戰爭年代條件有限,許多先烈沒有留下姓名。目前,全國有名可考、並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僅有193萬餘人。近幾年,每年新評定的烈士數量在300人左右。通過設立烈士紀念日,就是要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讓“烈士紀念日”成為守望國傢記憶、守望人民記憶的形式,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不懂歷史的民族沒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沒有魂。當前,經濟騰飛、社會飛速發展,意識形態領域多元思想文化、多種話語體系、多個輿論場相互交流交融交鋒,主流意識形態與多樣化社會思潮長期共存、相互激蕩趨勢日益顯著。當代青少年尤其是獨生子女生活在和平年代,缺少艱苦的成長環境,沒有危機感,缺乏緊迫感,大都感覺自己離烈士太遙遠,對先烈、對歷史、對中華文化瞭解知之甚少,很難產生共鳴。還有人打著“還原歷史”的幌子,采取戲說惡搞的方式,對革命歷史抹黑,對一些英烈人物嘲諷。當今時代,倘若忘記瞭國歌中所唱的“中華民族到瞭最危險的時候”,忘記瞭歷史,忘記瞭先烈,對我們來說、對民族而言才是最危險的。

設立烈士紀念日,並不意味著僅僅把紀念局限在某一天、某一時,更是通過紀念日這一形式,讓人們共同記憶、共同懷念。銘記烈士,是每一代人、每一個人不能忘卻的歷史責任、時代責任。讓我們從烈士、從英雄的精神世界裡汲取養分、汲取力量,我們的生命才會更有張力、更加厚重。從這個意義上說,設立“烈士紀念日”是為瞭不該忘卻的紀念。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座“英雄紀念碑”。在今天,在每一天,讓我們為烈士遙寄一瓣心香,把英雄的故事永續傳承下去,從自己做起,從當下做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發努力,砥礪前行。



在國傢首個“烈士紀念日”,由戴玉強演唱的《向烈士致敬》,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向長眠的烈士致敬,向不朽的烈士致敬,祖國永遠記得你,你的功勛。向長眠的烈士致敬,台灣電動床工廠向不朽的烈士致敬,祖國永遠記得你,你的英名。”今天,在第四個烈士紀念日,我們再次唱響國歌,再次唱響《向烈士致敬》,用心、用行動向烈士致敬。(丁新伯)

台中洗水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nhph951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